中新网江西安福7月19日电(卢梦梦 杨慧英 彭桃军)盛夏时节,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的烤烟产业进入了“烘烤季”。走进各村,随处可见烟农采摘烟叶、烟叶入炉的忙碌场景……“我一早就到烟田里采摘烟叶,每天能赚180元左右,再加上分类、编杆的工钱,忙完这两个月采烤季,能有近万元的收入。”安福县竹江乡村民刘金莲说。
烤烟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采摘、烘烤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劳动力。在江西安福县,每年靠着这一产业实现就业的村民有近千人。近年来,安福县立足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持续加大烟水、烟路、烤烟房和农业机械的投入力度,着力保护基本烟田、培养职业烟农,引导乡贤力量参与,指导烟农合作社组建各类专业化服务队,极大解决了周边村民就近就业的难题。
产业发展之初,如何实现土地流转是一件难事,不少村民担心土地转出去会减少收入。为打消村民顾虑,安福县有关部门积极与相关村委进行沟通,协助村委第一时间与流转田块村民签订务工协议,让大家不仅能拿到租金,在空闲时间还能到烟田里务工,按日领取工资。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就地就业”成功挣到“双薪”,实现工作与家庭两不误。
图为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寮塘乡中心烟站的工作人员正在熟练地对烟叶进行分级。 李乐娜 摄
安福县洋门乡嘉溪村村民王光秀是烤烟种植大户。“今年我种了160亩烟叶,从移栽开始,我就从服务队里聘请了20名村民每天固定到烟田做工,一年下来每人能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既有了稳定工作又能就近照顾家里。”王光秀说。
除了提供就业岗位,日常工作中,烟农合作社还会为村民们进行烟叶种植技术指导。“过去我们不懂如何种烟,担心效益不好,种烟的积极性也就不高。后来村里的党员干部和乡贤们先带头种起来,大家在烟田务工的同时还学到了种植技术,渐渐都加入了种烟队伍。”安福县寮塘乡岗口村村民刘晓森说。
刘晓森喜滋滋地算了一笔账,“这几年烟叶收购价格都在上浮,种植烟叶的效益也越来越好。我今年种了30亩烟叶,预计能收入近14万元,这比外出打工好太多了。”
据了解,江西安福县今年共种植烤烟2万亩,计划收购烟叶5.2万担,产值预计达9100万元。安福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徐庆华称,在这片“赣中福地”上,依托特色烤烟产业发展,农民种植收入稳定增长、户均收益持续增加、多元产业蓬勃发展,一条主业稳增收、多元促增收的“新路子”正越走越远。
“下一步,我们将总结过往好的经验做法,用好统战力量,充分发挥安福县新乡贤、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大力发展烟草种植产业,引领群众走上绿色致富路。”徐庆华表示。(完)
中新网7月19日电 国新办19日就2023年上半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在会上表示,对下半年外贸的前景保持乐观预期。
会上,有记者提问,受外需萎缩等因素影响,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承压,商务部如何评价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情况?此外,我们注意到5、6月份进出口增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原因是什么?
对此,李兴乾表示,关于上半年的进出口表现。今年以来,外贸面临的外部挑战确实在明显增多,国务院及时出台了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市场。总的来看,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上半年外贸顶住了压力,展现了较强的韧性。有这样三个突出的表现:
第一,实现了贸易规模的总体稳定,贸易额保持增长。1-6月,我国货物进出口突破了20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与疫情前的同期也就是2019年上半年比较,增长了36.7%。中国继续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市场份额稳中有升。据世贸组织最新数据,一季度,全球出口同比下降1.6%,中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14%,跟去年一季度相比,增长了0.3个百分点。二季度,中国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仍然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在全球市场整体需求不振的背景之下,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出口普遍两位数下降。中国出口市场是多元的,产品是丰富的,有效地对冲了外需疲弱和部分产品周期性下降的影响。当前中国外贸的表现是符合预期的。
第二,实现了贸易质量的持续提升。今年1-6月,新兴市场占进出口份额比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达到63.5%。中国对自贸协定伙伴的进出口增长2.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长9.8%,这都是高于整体出口增速的。出口产品在提质升级,高品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增势强劲。上半年,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合计拉高整体出口增速1.8个百分点。外贸业态也在创新发展。商务部向全国复制推广了30个外贸新业态优秀实践案例,上半年跨境电商出口增长19.9%,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
第三,外贸有力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外贸持续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向好。外贸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1.9亿人。去年商务部取消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1-6月,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同比新增了3.5万家。在保障国内市场的供应方面,商务部积极扩大粮食、能源资源品和优秀消费品的进口,满足了国内生产生活需要。在扩大开放方面,推动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内外循环更加畅通。
李兴乾表示,关于5、6月份我国进出口增速下滑,应该说,这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在贸易领域的直接反映。具体分析,这两个月的进出口增速下滑,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整体外需持续疲弱。主要发达国家仍然采取紧缩政策应对高通胀,部分新兴市场汇率大幅波动、外汇储备不足,这些都显著抑制了进口需求。第二,电子信息行业在周期性下行。消费电子类产品是我们国家的优势出口产品,但是这个领域存在一个“奥林匹克周期”,目前这个四年左右的周期还处于低谷。受此影响,占我出口比重超三成的计算机、集成电路、手机这些产品的出口增速两位数下降。第三,去年同期进出口基数明显抬升。去年5-6月,月均进出口额是3.57万亿元人民币,比前4个月月均3.14万亿元高出了4300亿元。第四,进出口价格在下降。现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直在走弱,5月份我国进口价格下降了4.5%,6月份进一步下降了8.5%,出口价格同比从5月份开始也由正转负。
李兴乾强调,尽管如此,也要看到外贸运行正在积蓄新的活力,虽然5、6月份进出口同比增速下降,但是环比保持增长。交通部门监测的全国港口外贸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也在增长,实际货物进出仍然是比较活跃的。因此,对下半年外贸的前景商务部保持乐观预期。 【编辑:孙静波】